新型电子材料与器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时间:2018-07-19

项目负责人

undefined

一、IC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项目成员

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1、课程介绍

课程概述

本课程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专业集成电路设计方向的专业实验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应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CAD

具,进行数字集成电路系统的设计与验证,通过实验加深理解ASIC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数字系统的逻辑仿真,数字系统的逻辑

综合,静态时序分析,数字系统的版图综合,自动测试向量生成,形式验证等。

考试要求

每次按安排完成实验教材内容和实验报告。每次实验课结束时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时随机点名提问,作为平时考核成绩。旷课一次,扣除课程

总成20%;请假一次,扣除课程总成绩5%,并须在下节实验课前补做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

其中:课堂提问20%+实验报告50%+期末上机考核30%

预备知识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等。另外,要求学生熟练应用UNIX/Linux操作系统。

授课大纲

①. 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电子信息类相关微电子专业4年制本科。

②. 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属于微电子专业集成电路设计方向的专业实验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应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CAD工具,进行数字集成

电路系统的设计与验证等。具体内容包括:数字系统的逻辑仿真,数字系统的逻辑综合,静态时序分析,数字系统的版图综合,自动测试向量生成,

形式验证等。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等。另外,要求学生熟练应用UNIX/Linux操作系统。

③.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课堂演示讲授与上机实验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④. 教学内容

1ASIC设计概述(演示讲授:1课时)

(1)VLSI(或ASIC)设计流程

(2)数字系统设计EDA软件介绍

(3)脚本文件简介

2)逻辑仿真——ModelSim(共6课时。演示讲授:2课时,上机指导:4课时)

(1)ModelSim的基本应用

(2)功能仿真与时序仿真

(3)波形追踪与代码覆盖

3)逻辑综合——Design CompilerDC)(共10课时。演示讲授:4课时,上机指导:6课时)

(1)DC简介

(2)DC的图形用户工作方式

(3)DC的命令操作方式

(4)时序报告与调试

(5)DFT综合

4)静态时序分析——Prime TimePT)(共6课时。演示讲授:3课时,上机指导:3课时)

(1)PT简介

(2)PT基本操作

(3)时钟

(4)时序约束与时序分析报告

5)版图综合——SOC EncounterSOCE)(共8课时。演示讲授:4课时,上机指导:4课时)

(1)SOCE简介

(2)SOCE设置与设计输入

(3)版图规划

(4)电源网格设置

(5)自动布局

(6)自动布线

(7)版图验证与输出

6)自动测试向量生成——TetraMAX(共4课时。演示讲授:2课时,上机指导:2课时)

(1)TetraMAX简介与故障模型

(2)TMAX的使用

7)形式验证——FormalityFM)(1学时,选作)

(1)FM简介

(2)FM的使用

⑤. 教材及学时安排

演示讲授:16课时

实验指导:20学时

教材: 赵武等.《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教程》(下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2、课程公告

每次按安排完成实验教材内容和实验报告。每次实验课结束时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时随机点名提问,作为平时考核成绩。旷课一次,扣除课程总

成绩20%;请假一次,扣除课程总成绩5%,并须在下节实验课前补做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

3、课程视频及课件

《课程设计专用电路设计》简介.doc

IC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docx

《课程设计ASIC设计》讲义.rar

二、新型电子材料与器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项目成员

undefinedundefined

1、课程介绍

课程概述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半导体纳米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与器件的宏观物理特性是由材料的微

观电子结构所决定的。但是,材料的微观电子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次,制备纳米材料时

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起始反应物的选择、反应物用量和配比,反应条件的设计。为了获得性能好的产品,往往需要进行大量重复性的实验,对

每一次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检测,再改进方案重新实验。即不断反复试验、不断摸索、不断修改,一直到获得最佳的结果为止。如果需要摸索的条

件多,实验研究的过程相应会增长,不利于提高研究效率。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以图形化、视频化的方式,栩栩如生的向学生展示了纳米材料的

微观电子结构与宏观光学特性之间的关系;降低了实验成本。加深了学生对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常用的设计与仿真软

件工具,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

考试要求

1.新型功能材料设计仿真的内涵与定义2.能直接从理论模型和计算,预测及设计新材料的结构与性能3.学会如何筛选满足需求的ZnO纳米线

预备知识

掌握MS软件的基本操作。具有半导体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固体物理的基本知识背景。

授课大纲

①. 教学对象

大纲适用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级学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四年级学生4年制本科。

②. 课程性质和目的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以图形化、视频化的方式,栩栩如生的向学生展示了纳米材料的微观电子结构与宏观光学特性之间的关系;降低了实验成

本。加深了学生对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常用的设计与仿真软件工具,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录像、视频的形式,演示课程中所涉及的文物保护纳米涂层的作用,演示纳米材料的吸收光谱

随纳米线尺寸的变化。这部分穿插在多媒体课件中实施,解决传统课程黑板讲述不直观的问题。

2、课程公告

重要知识点
1)新型功能材料设计仿真的内涵与定义
2)能直接从理论模型和计算,预测及设计新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3)学会如何筛选满足需求的ZnO纳米线

3、课程视频及课件

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仿真实验项目.docx

实验教程.pdf

虚拟实验_实验讲义.docx

4、虚拟平台

虚拟平台使用介绍.docx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园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710127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 ICP备案号:陕ICP备05010980号后台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