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校后,一切依旧,正如当初我悄悄地去。泡在图书馆复习了一整天元明文学,平静地完成大三最后一门考试。
暑假回家,经过一周调整,我开始了考研计划。每天早上洗漱完的第一件事就是读英语、背单词,上午复习专业课知识。下午自由活动,晚上阅读感兴趣的小说或杂志。日子平淡而踏实。暑假快结束时,我意外地收到南大文学院“优秀营员”录取邮件。但我并未太过高兴,因为我知道自己发挥不算好,很有可能会被调剂到其他专业。
返校后,我在考研教室继续复习。说实话,那时候,跟着一群为了人生目标奋斗的人们每天起早贪黑的感觉真好,虽然苦,但却倍感踏实和快乐。几天后,我接到南大研招办电话,被调剂到汉语国际教育专硕,和我所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相距甚远。得知结果无法转变后,没和任何人商量,我直接拒绝了调剂。老师说我还有时间,再考虑考虑,但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有人说我很“傻”。轻言放弃了之前“含辛茹苦”的果实,冒着风险重走七月的复试之路,甚至考研。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哪儿来的这份胆量和勇气。但无论如何,我是决定破釜沉舟了。保研或是考研,我都要奋力一搏!
今年学校的推免,来得比较迟。每一个可能保研的同学,脸上都写着“不平静”。九月半,学校官方文件下达,几家欢喜几家愁。变化最大的是“课外学分细则”,它在综合排名中的比重大大降低。推免名次基本上由大学前三年的学习成绩决定。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我不敢掉以轻心。毕竟,我已失败过一次。
我提前申报了北师大、厦大和南开。到了九月二十多号的时候,却仍未收到任何学校的复试通知。心里开始有点急躁,复习效率也不如往常。
9月22日晚,我惊喜地收到厦大中文系的复试通知,要求我25日下午报道,当晚笔试,26日上午面试。最棘手的是还要携带推免资格证明、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的成绩单以及两封教授推荐信。由于当时学校推免公示期没有过,虽然学校和院里的老师都很想帮助我,但却“爱莫能助”,毕竟保研是一件关乎每一个学生利益的大事,学校必须要确保全校公示期内没有任何异议之后,有关结果才能具有合法性。因此,我只能等到9月26日再回学校补交相关材料给厦大。第二天我早早地到赵老师办公室等他。老师已经重感冒一个星期了,昨晚收到我的短信后,冒着严寒特意赶来帮我写推荐信。随后,我又到桃园校区,请周老师为我写推荐信。从老师家回来,一个来自天津的电话,让我的一天总算不至于太灰暗,南开大学文学院让我29日参加笔试和面试。
火急火燎回学校拿着行李直奔火车站,我又开始了一个人的征途。相比7月去南京的15小时,这一次则是36小时,但我的心态全然不同于第一次。一路上,我始终铭记出发前老师嘱托我的那句话:无论前路如艰难,都要保持西大人难得的优雅和从容。
厦门的早晨温暖、湿润。去厦大的公交沿途带我飞跃了蓝天、白云、大海、绿树和鲜花。安顿好之后,我参加了晚上的笔试。题目是开放性的,有一定难度,但我平时有过相关的阅读,因此发挥不错。26日上午的面试,发挥也很正常。唯一不足的是英文面试,中文面试刚结束,旁边一位男老师劈头盖脸就是一堆专业词汇轰炸我的耳膜。来厦大之前,我以为所谓英文面试差不多就是问问自我介绍和“小学生对话”,结果是我“自作多情”了。